张琳(化名)是一位29岁的城市白领,长相清秀,说话柔和。她来见我的那天,一落座就轻声问我:“郑老师,我是不是快得精神病了?”
我没有马上回答,而是看着她紧握在一起的手指,那种几乎要掐进肉里的紧张感,不是作出来的。她迅速接着说下去:“最近这两个月,我总觉得心慌……不是普通的紧张,是那种‘要出大事了’的感觉。可我根本不知道到底要出什么事。”文章来源:正道心理-https://www.psyzd.com/18924.html
她查过甲状腺、心电图、脑部检查,全都正常。她说这话的时候,眼神中有一种深深的无助——就像身体在用尽力气发出危险信号,但理智却找不到任何解释。文章来源:正道心理-https://www.psyzd.com/18924.html
我请她闭上眼,描述这种焦虑最强烈时的身体感受。她说:“胸口压着什么,像块石头,呼吸不上来。脑子像一台发动机,停不下来。”文章来源:正道心理-https://www.psyzd.com/18924.html
在深入的对话中,她慢慢提到一次初中的意外车祸,那年她14岁,一位同学当场去世,张琳亲眼目睹了全过程。而她的家人从未与她谈论这件事,只让她“尽快忘掉”。文章来源:正道心理-https://www.psyzd.com/18924.html
我们没有马上谈创伤。焦虑,是潜意识的一种“保护性过度预警”。我和她一起观察这个机制——每当她开始放松,身体便悄悄启动“必须保持警觉”的开关。她的潜意识,不允许她安全地待在“当下”,因为它记得曾经的失控与突发。文章来源:正道心理-https://www.psyzd.com/18924.html
在稳定的工作关系基础上,我带她进入了一个轻松且具象的状态。我们一起找到那场事故在她身体中留下的“影子”,她不是“回到”当年,而是用现在的资源去安抚那个当年惊恐无助的自己。文章来源:正道心理-https://www.psyzd.com/18924.html
几次之后,她突然说:“我感觉那个一直哭的小女孩,终于不是一个人了。”文章来源:正道心理-https://www.psyzd.com/18924.html
那之后,她的焦虑并没有一下子消失。但她开始懂得身体的语言,明白自己不是“疯了”,也不是“太敏感”,而是一个长期被拉响警报的系统,终于学会关闭。文章来源:正道心理-https://www.psyzd.com/18924.html
“我能感受到恐惧,但不再被它控制。”她平静地说这句话的时候,眼神终于有了落地的感觉。文章来源:正道心理-https://www.psyzd.com/18924.html
焦虑不是软弱,而是我们曾在某个时刻太用力活着、太努力支撑。身体记住了那些“不能倒下”的经验,就在每一次放松时发出紧急信号。但当我们不再与之对抗,而是学会看见、理解、松开,焦虑才会慢慢退潮。如果你也正被莫名的紧张、慌张、不安困扰,欢迎联系我。我愿意用专业与陪伴,帮助你穿越内心风暴,找到真正的安全感。文章来源:正道心理-https://www.psyzd.com/18924.html
郑道,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、资深心理专家。拥有丰富的心理咨询实践经验。针对来访者问题特点,擅长以专业灵活的方式,短程高效地解决各类问题 ... 查看详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