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凯(化名),35岁,结婚七年后,他感到婚姻仿佛成了一场“合作关系”。他说:“老师,我和妻子很少交流,即使坐在同一张餐桌上,也只剩下沉默。”他内心矛盾:既渴望亲密,却又害怕被拒绝。
在交流中,我发现他常把妻子的冷淡解读为“不再爱自己”。在深度放松的引导下,他描述出一个画面:少年时,他满心期待地向父亲展示画作,却换来一句冷淡的评价:“这些没用,好好学习才是正事。”那份未被回应的失落,悄然塑造了他成年后的模式——遇到亲近之人沉默时,就会自动联想到“自己不被重视”。文章来源:正道心理-https://www.psyzd.com/18958.html
我引导他去和那个当年的自己对话。他颤抖地说:“你是有价值的,你值得被看见。” 眼泪顺着脸颊流下。他的身体逐渐放松,声音也变得坚定。文章来源:正道心理-https://www.psyzd.com/18958.html
在后续的会谈中,他逐渐学会在婚姻中表达需求,而不是通过退缩或责备来寻求回应。他尝试在餐桌上与妻子分享真实感受:“我希望我们能聊聊今天发生的事,因为和你交流让我感到安心。”妻子一开始有些迟疑,但慢慢回应了他。几周后,他笑着说:“我们的对话多了,气氛也回来了。”文章来源:正道心理-https://www.psyzd.com/18958.html
亲密关系中的冷漠,往往不是当下的问题,而是潜意识中旧有的伤口在作祟。当这些伤口被温柔地看见并修复,亲密也会重新生长。如果你也正经历类似困扰或困惑,或需要成长或专业帮助,欢迎联系我,我愿意用专业和陪伴支持你的成长。文章来源:正道心理-https://www.psyzd.com/18958.html
说明:为保护隐私,文中来访者姓名均为化名,场景与图片为模拟,案例仅供心理科普借鉴与启发。文章来源:正道心理-https://www.psyzd.com/18958.html 文章来源:正道心理-https://www.psyzd.com/18958.html
郑道,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、资深心理专家。拥有丰富的心理咨询实践经验。针对来访者问题特点,擅长以专业灵活的方式,短程高效地解决各类问题 ... 查看详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