总说我像他妈,但我不是来养儿子的

婚恋家庭评论9字数 643阅读2分8秒阅读模式

来访者王欣(化名)是位35岁的女性,在一家外企任职项目经理。她第一次来访时,情绪压抑、神情疲惫,坐下后的第一句话是:“郑老师,我是不是太强势了?他总说我像他妈。”

她口中的“他”,是她相恋三年的男友,一个自由职业者,三十出头,正在尝试自媒体创业。起初的甜蜜逐渐变得沉重,她发现自己越来越像对方生活的“保姆”——提醒他起床、安排饮食、承担大部分经济支出,甚至连租房合同都由她处理。文章来源:正道心理-https://www.psyzd.com/18872.html

“我也不是没有试着沟通。”她苦笑着说,“但每次我表达自己的不满,他就会说我‘情绪勒索’。”文章来源:正道心理-https://www.psyzd.com/18872.html

在深入访谈中,我发现她过度承担的模式,与她原生家庭密不可分。她的父亲早逝,母亲常年体弱,她从小就习惯照顾他人,而情感中“照顾人”也成了她习惯性表达爱的方式。文章来源:正道心理-https://www.psyzd.com/18872.html

我们一边梳理她内心的期待与恐惧,一边慢慢练习设立界限的语言。一次对话中,她说出了那句让自己都惊讶的话:“我不是你妈,我也不想当你妈。”文章来源:正道心理-https://www.psyzd.com/18872.html

那一刻,她哭了。文章来源:正道心理-https://www.psyzd.com/18872.html

我陪她走过情绪的激荡,并带她回顾了这段关系中的许多细节:哪些是真正的“亲密”,哪些只是“功能性依赖”。在几次深入工作后,她不再轻易用“爱”去包容一切,而是更清楚地分辨了“照顾”与“互相扶持”的差别。文章来源:正道心理-https://www.psyzd.com/18872.html

后来,她告诉我她和男友认真谈了一次:“如果你不愿意长大,那我们之间就不是爱情,而是抚养。”文章来源:正道心理-https://www.psyzd.com/18872.html

几周后,王欣作出了自己的选择:她搬出同居的公寓,开始一个人的生活。不是带着愤怒,而是带着明白。文章来源:正道心理-https://www.psyzd.com/18872.html

她说:“这一次,我终于是为我自己活。”文章来源:正道心理-https://www.psyzd.com/18872.html

人到成年,亲密关系里最难的是“我不是你,也不替你负责”,尤其是那些习惯照顾别人的人,更容易模糊情感的界限。如果你也曾在关系中感到被消耗、被要求,却不被理解,那也许,是时候看看你是否在过度付出了。文章来源:正道心理-https://www.psyzd.com/18872.html

如果你正在经历这样的情感困境,也许我可以陪你一起看清这段关系背后的心理轨迹。欢迎联系我,我们一起找回爱里该有的清晰与尊重。

郑道咨询师照片

郑道,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、资深心理专家。拥有丰富的心理咨询实践经验。针对来访者问题特点,擅长以专业灵活的方式,短程高效地解决各类问题 ... 查看详情

 
Psyzd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