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天晚上接到林洁(化名)的预约时,我能感受到她声音里的疲惫:“郑老师,我真的快崩溃了。我是不是一个糟糕的妈妈?”
林洁是一位全职母亲,女儿小冉刚满13岁,进入青春期的她仿佛一夜之间变了个人——冷漠、顶嘴、拒绝沟通。林洁说,她常常一开口就被怼回来,感觉女儿像是在“蓄意对抗”,有时甚至会推开她,大声关门。文章来源:正道心理-https://www.psyzd.com/18768.html
初期的谈话里,我更多地在倾听她的自责、困惑和愤怒。她把自己逼得很紧,每一个“我是不是不够好”、“是不是她恨我”都藏着一个被忽视很久的情绪结。文章来源:正道心理-https://www.psyzd.com/18768.html
在后续的工作中,我们逐步探索她成长经历中与母亲的关系。她才意识到,小时候的自己其实很少被温柔对待——“我妈对我没有笑过。”这句话是她突然冒出来的。我记得那一刻她停顿了很久,眼泪才悄悄流下来。文章来源:正道心理-https://www.psyzd.com/18768.html
我们尝试将她与女儿的互动图像具体化,发现她在情绪临界点时,总是不自觉地模仿了自己母亲当年的反应方式——高压、批评、忽略感受。当这种模式重复出现在她与小冉的关系中,女儿的“对抗”其实是在用她的方式捍卫自己。文章来源:正道心理-https://www.psyzd.com/18768.html
我们设计了一套渐进式的练习,从每一次争吵后的复盘开始,学会用不带指责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,并逐步学会聆听小冉的“沉默”背后。林洁开始记下每一次成功忍住爆发的时刻,并试着用一些新的方式靠近女儿,比如主动道歉,或者默默放下一杯热牛奶。文章来源:正道心理-https://www.psyzd.com/18768.html
几周后,她带着一种轻柔的喜悦说:“昨天小冉主动跟我聊了一会儿学校的事,她还问我有没有看那部她推荐的电影。”文章来源:正道心理-https://www.psyzd.com/18768.html
我们没有奇迹,只有一步步的改变和一次次的练习。原来的“对抗”并非敌意,而是未被理解的情绪在叫喊。文章来源:正道心理-https://www.psyzd.com/18768.html
如果你也正在经历亲子沟通的困顿,感到无力或受伤,不妨给自己一个机会,也许专业的支持能让你看见彼此之间,其实一直都在的那份爱。如果需要,我愿意陪你一起寻找那条回家的路。文章来源:正道心理-https://www.psyzd.com/18768.html 文章来源:正道心理-https://www.psyzd.com/18768.html
郑道,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、资深心理专家。拥有丰富的心理咨询实践经验。针对来访者问题特点,擅长以专业灵活的方式,短程高效地解决各类问题 ... 查看详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