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代人找对象越来越像在面试——列条件、筛简历、看发展空间。有人笑称:现在恋爱就像招聘,职位描述写得很清楚,谁都不敢轻易投简历。
这种“目标导向型择偶”背后,其实是我们对不确定性的深度焦虑。尤其是城市中产阶层,教育和工作体系教会我们“正确路径”“优胜劣汰”,久而久之,我们在感情上也开始追求“最优解”——学历要相当,性格要互补,家庭要匹配。文章来源:正道心理-https://www.psyzd.com/18709.html
但感情从来不是算法模型。它更像是种子,需要土壤、阳光和耐心。真正的亲密关系往往是在“非理性”的互动中生根发芽的,而不是在“标准化的流程”中生成的。文章来源:正道心理-https://www.psyzd.com/18709.html
要破解这个困局,我们需要放下“完美清单”,允许不确定性的存在。允许相处中慢慢了解,而不是上来就要看到结果。爱情不是精挑细选出来的,而是在相互坦诚中自然形成的。文章来源:正道心理-https://www.psyzd.com/18709.html 文章来源:正道心理-https://www.psyzd.com/1870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