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瑶(化名)是一位刚步入职场的年轻人。她找到我时,神情紧绷,话语里透着疲惫:“老师,我觉得自己必须把每件事都做到最好,否则就会被否定。但不管多努力,我还是不满意。”
她的描述中透出明显的完美主义特征。长期以来,她为每一份工作反复修改到深夜,仍然担心“是不是还有漏洞”。然而在别人眼里,她已经非常优秀。文章来源:正道心理-https://www.psyzd.com/18948.html
我请她回忆在工作中最让她焦虑的一幕。她说,在一次团队会议上,她的提案得到了同事的肯定,可她却只注意到上级提出的一个小问题。那天晚上,她躺在床上翻来覆去,脑子里反复播放那句批评,完全忽视了大部分的肯定。文章来源:正道心理-https://www.psyzd.com/18948.html
我耐心引导她去感受那个画面下的真实情绪。当她停顿片刻后,低声说:“我很怕别人觉得我不够好,就像小时候考试没考第一名时,父母的失落表情一样。”话到这里,她的眼眶泛红。文章来源:正道心理-https://www.psyzd.com/18948.html
在后续的会谈中,我们一起梳理她如何把外界的标准内化成了对自我的苛责。我让她尝试用“第二视角”去描述事件:假如这件事发生在朋友身上,她会怎样看待?渐渐地,她能意识到自己习惯把注意力放在错误上,而忽略了整体的努力和价值。文章来源:正道心理-https://www.psyzd.com/18948.html
我们还设计了一项练习——每天写下三件“小小完成的事”。比如:按时提交文件、独立完成一项报告、甚至只是把办公室整理干净。这些记录慢慢让她看到:价值并不是来自完美无瑕,而是在持续行动中逐步累积。文章来源:正道心理-https://www.psyzd.com/18948.html
几周后,她轻松地笑着对我说:“老师,我现在不会再为一个小错误失眠了。虽然还会担心,但不会再觉得自己一无是处。”她眼里的紧绷终于松开了。文章来源:正道心理-https://www.psyzd.com/18948.html
完美主义并不等于优秀,学会接纳自己的不完美,反而能让人成长得更稳健。如果你也正经历类似的困扰或困惑,或需要成长或专业帮助,欢迎联系我,我愿意用专业和陪伴支持你的成长。文章来源:正道心理-https://www.psyzd.com/18948.html
说明:为保护隐私,文中来访者姓名均为化名,场景与图片均为模拟素材,案例仅供心理科普参考与启发。文章来源:正道心理-https://www.psyzd.com/18948.html 文章来源:正道心理-https://www.psyzd.com/18948.html
郑道,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、资深心理专家。拥有丰富的心理咨询实践经验。针对来访者问题特点,擅长以专业灵活的方式,短程高效地解决各类问题 ... 查看详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