讨好别人的背后,我找到了自己的缺失

个人成长评论4,143字数 582阅读1分56秒阅读模式

她是在一个雨天走进我的咨询室的。林然(化名),三十岁出头,职业是中学语文老师,外表温和得体,谈吐也礼貌周全。她的来访理由很简单:“郑老师,我感觉自己活得很累,总是在迁就别人,却越来越不了解自己。”

她讲到,在工作中,她常常主动承担别人不愿意接的任务,不敢拒绝领导的临时安排;在感情中,她也不断地退让,哪怕对方不再在意她的感受,她也会忍着、笑着,直到情绪崩溃。文章来源:正道心理-https://www.psyzd.com/18773.html

在初期的会谈中,我注意到她常使用“应该”“不能”“别人会怎么想”等词汇,这些自我设限的信念像一层层坚硬的壳,将她包裹得密不透风。我们从她成长经历入手探索,她成长在一个极度强调“乖”和“懂事”的家庭。从小,她就学会了以父母的期待为中心来定义自己的价值。文章来源:正道心理-https://www.psyzd.com/18773.html

在后续的工作中,我们逐步聚焦于她内在的冲突——那个渴望被接纳的小女孩,和那个逼迫自己表现得完美无缺的大人之间的拉扯。我带她练习了“空椅对话”,她第一次听见了那个藏在心底的、被忽略多年的自己在哭泣。文章来源:正道心理-https://www.psyzd.com/18773.html

有一回,我们共同回顾了她一次在人际关系中的选择。当她决定婉拒一位同事的不合理请求时,她告诉我,那一刻既紧张又自由。她说:“我仿佛站在了自己这边,而不是老在考虑别人怎么想。”文章来源:正道心理-https://www.psyzd.com/18773.html

这一点一滴的变化,像是她慢慢地学会为自己负责,而不是为别人的满意负责。她的眼神开始有了更清晰的焦点,语气也逐渐坚定了。文章来源:正道心理-https://www.psyzd.com/18773.html

咨询临近尾声时,林然说了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:“郑老师,谢谢你帮我找回了自己。”文章来源:正道心理-https://www.psyzd.com/18773.html

如果你也在“取悦他人”与“委屈自己”之间挣扎,别害怕停下来看看,那个真正的你在什么地方丢失了。愿你有机会为自己活一次。记住:如果你愿意,我在这里,可以陪你一起寻找。文章来源:正道心理-https://www.psyzd.com/18773.html

 文章来源:正道心理-https://www.psyzd.com/18773.html 文章来源:正道心理-https://www.psyzd.com/18773.html

郑道咨询师照片

郑道,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、资深心理专家。拥有丰富的心理咨询实践经验。针对来访者问题特点,擅长以专业灵活的方式,短程高效地解决各类问题 ... 查看详情

 
Psyzd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